詳細介紹
呂梁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新型污水處理設備、便宜又實惠,適合大眾的產品——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污水設備系列型號:WSZ系列、MBR工藝、AO工藝、A2O工藝、AAAO工藝及MBBR工藝。
水量:日處理1-5000噸,每小時0.1噸-200噸。
運輸方式:汽運
安裝:公司派技術上門安裝。
出貨周期:1-3天。
呂梁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現(xiàn)貨,可直接采購。
地埋A/O-生態(tài)塘技術:
一種常規(guī)生化處理后增加生態(tài)塘處理工藝。生態(tài)塘亦稱氧化塘或穩(wěn)定塘,是一種利用天然凈化能力對污水進行處理的構筑物的總稱。其凈化過程與自然水體的自凈過程相似,通常是將土地進行適當?shù)娜斯ば拚?,建成池塘,并設置圍堤和防滲層,依靠塘內生長的微生物來處理污水。生物塘是以太陽能為初始能量,通過在塘中種植水生植物,進行水產和水禽養(yǎng)殖,形成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在太陽能(日光輻射提供能量) 作為初始能量的推動下,通過生物塘中多條食物鏈的物質遷移、轉化和能量的逐級傳遞、轉化,將進入塘中污水的有機污染物進行降解和轉化,最后不僅去除了污染物,而且以水生植物和水產、水禽的形式作為資源回收,凈化的污水也可作為再生資源予以回收再用,使污水處理與利用結合起來,實現(xiàn)污水處理資源化。該技術適用于擁有自然池塘或閑置溝渠,地勢條件易于收集污水,并能通過自流出水的且規(guī)模適中的村莊,處理規(guī)模20~200t/天。工藝參數(shù): 缺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4 h,好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6 h,生態(tài)塘停留時間不小于24 h,污泥清理周期180天。
地埋A2/O-人工濕地技術:
A2/O 工藝亦稱A-A-O 工藝,本工藝為采用厭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簡稱,是流程最簡單,應用*泛的脫氮除磷工藝。適用于處理要求較高,四季氣候變化大,氣溫較低的地區(qū)。處理規(guī)模不小于200 噸/天。工藝參數(shù): 厭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2 h,缺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4 h,好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6 h,人工濕地水力負荷0. 5~1. 0 m3/(m2˙d) ,污泥理周期180 天。
生物滴濾-人工濕地技術:亦稱滴濾池工藝,一般以碎石或塑料制品為濾料,污水噴灑在濾層上部,沿濾料孔隙下滲時,有一部分污水、污染物和細菌附著在濾料表面上,微生物便在濾料表面大量繁殖,形成生物膜。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從而得到凈化。本技術適用于處理要求一般,規(guī)模較小,距離居民區(qū)較遠的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規(guī)模10~30 噸/天。工藝參數(shù): 集水池停留時間不小于12 h,缺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12 h,生物濾塔負荷0. 2~0. 3 m3/(m2˙d) ,人工濕地水力負荷0. 5~1. 0 m3/(m2˙d) ,污泥理周期180 天。
一體化MBR工藝:
一種將活性污泥法和一體化浸沒式膜分離系統(tǒng)結合的傳統(tǒng)改良型工藝,利用膜組件進行的固液分離過程取代了傳統(tǒng)的沉降過程,能有效的去除固體懸浮顆粒和有機顆粒,制備無菌水。系統(tǒng)出水可直接用于生產或生活回用。廢水通過本處理系統(tǒng)處理排放出水的各項指標均可以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的標準。該技術適用于有回用要求或用地緊張的的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規(guī)模20 ~500 噸/天。工藝參數(shù): 缺氧反應區(qū)停留時間不小于2 h,MBR區(qū)停留時間不小于4 h,污泥理周期360 天。
生物模塊技術
活性污泥法是傳統(tǒng)的生物水處理技術。在此技術的基礎上,發(fā)展演變了許多廢水生物處理方法,諸如:SBR、CASS等,使其在技術上不斷完善,但如何抵御沖擊負荷和有毒物質的侵害,提高有機物的降解效率,以及保證穩(wěn)定可靠的運行依然是環(huán)保專家們研究的課題。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處理設備中放入一種特制的生物模塊是解決上述問題的一種良好途徑。生物模塊是在大量的實驗基礎上研制生產的一種特別適宜微生物繁衍的復合材料。這種多孔材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和優(yōu)良吸附作用,表面材料包括親水及憎水組分,為微生物提供了的生長環(huán)境,易持膜,模塊上生長高濃度的活性生物菌可達2mm厚;微物生量大,且分布均勻,具有廣譜性。由于微生物不會流失,表面上微生物受沖擊或毒害時,內部微生物會很快繁殖或再生掛膜,使其運行管理非常簡單。即使在停工檢修后,生物膜塊表面的膜已干裂,重新投入使用會很快啟動。這種生物膜塊既可用于厭氧生物處理又可用于好氧生物處理。
模塊化廢水處理系統(tǒng)
加入生物膜塊的廢水處理系統(tǒng)可依據(jù)進水的水質分為厭氧生處理系統(tǒng)和好氧生物處理系統(tǒng)。通常當廢水的CODcr值在2500/mg/l以上時,可采用厭氧生物處理系統(tǒng)。最高進水CODcr值可達12000mg/l,經過厭氧生物處理的后的廢水,可采用好氧生物處理系統(tǒng);當廢水的CODer值在2500mg/l以下時可直接采用好氧生物處理系統(tǒng)。
模塊化厭氧生的處理系統(tǒng)
厭氧生物處理是一個封閉的循環(huán)反應塔內進行,在塔內按規(guī)則安裝生物模塊,組成固定床結構。廢水在自下而上通過生物模塊固定床時,廢水中的有機物被吸附生長在模塊上的微生物轉化為以甲烷為主的生物氣,生物氣通過專門的收集系統(tǒng)收集利用。該系統(tǒng)在廢水PH值為6.5-7,溫度為32攝氏度左右時,可以安全高效地運行。
生物膜技術:
生物膜法是分散生活污水處理主要應用的一種人工處理技術,包括厭氧和好氧生物膜兩種。厭氧或好氧微生物附著在載體表面,形成生物膜來吸附、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達到凈化目的。這種方法設備簡單、運行成本較低,處理效率高。反應器一般由填料、布水裝置和排水系統(tǒng)三部分組成,采用的填料有無機類和有機類。目前,新型的生物膜反應器和固定化微生物技術也得到了廣泛的研究。MBR(膜生物反應器)技術就是其中一種。
曝氣生物濾池:
簡稱BAF,是集生物膜法與活性污泥法兩者優(yōu)點于一身的第3代生物濾池。BAF具有去除有機物、有害物質、脫氮、除磷的作用;占地面積小、基建投資少、能耗及運行成本低。
雙式太陽能技術:
該種技術是運用生物膜和纖維膜的雙模反應系統(tǒng),運用鼓風機和抽水泵將陽光通過太陽能板進行轉化,再經過系列運行,凈化生活污水。適用于日照量充足的南方地區(qū),污連續(xù)陰雨天則需要運用電進行運作。雖然這種技術較為新穎,但是在特定項目中已經有所使用,優(yōu)勢在于能夠節(jié)約能源,并降低大量的運行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