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ELISA常見檢測指標---腫瘤壞死因子
閱讀:472 發(fā)布時間:2022-10-12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可分為TNF -α和TNF-β兩種,前者來源于單核巨噬細胞,后者由活化T細胞產生,是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細胞因子。存在于細胞上的TNF 受體主要有兩種:TNFRⅠ和TNFRⅡ,血清中存在的是可溶性的TNFR(s TNFRⅠ, s TNFRⅡ),它們的相互作用不僅對多種腫瘤細胞有細胞毒作用,還與炎癥和發(fā)熱反應、關節(jié)炎、敗血癥及多發(fā)性硬化等疾病有密切關系。
一、TNF的產生
(1)TNF-α是一種單核因子,主要由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產生,LPS是較強的刺激劑。IFN-γ、M-CSF、GM-CSF對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產生TNF-α有刺激作用,而PGE則有抑制作用。前單核細胞系U937、前髓細胞系HL-60在PMA刺激下可產生較高水平的TNF-α。T淋巴細胞、T細胞雜交瘤、T淋巴樣細胞系以NK細胞等在PMA刺激下也可分泌TNF-α。SAC、PMA、抗IgM可刺激正常B細胞產生TNF-α。此外,中性粒細胞、LAK、星狀細胞、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亦可產生TNF-α。
(2)TNF-β是一種淋巴因子,抗原和絲裂原均可刺激T淋巴細胞分泌TNF-β。PMA刺激RPMI1788B淋巴母細胞可分泌高水平TNF-β。

二.TNF的受體
(1)TNF-R的分型:TNF-R可分為兩型:Ⅰ型TNF-R,55kDa,CD120a,439氨基酸殘基,此型受體可能在溶細胞活性上起主要作用;Ⅱ型TNF-R,75kDa CD120b,426氨基酸殘基,此型受體可能與信號傳遞和T細胞增殖有關。兩型TNF-R均包括胞膜外區(qū)、穿膜區(qū)和胞漿區(qū)三個部分,胞膜外區(qū)有28%的同源,但在有包漿區(qū)無同源性,可能與介導不同的信號轉導途徑有關。TNF-R屬于神經生長因子受體(NGFR)超家族。TNF-α和TNF-β的受體可能是同一的。TNF-R存在于多種正常及腫瘤細胞表面,一般每個細胞受體數目有103~104,如ME-180腫瘤細胞系TNF-αR約2000/個細胞,Kd為2*10-10M。不同細胞表面TNF-αR的數目和親和力似乎與細胞對TNF-α的敏感性并不平行。TNF-α與相應受體結合后信號傳遞的機理尚不清楚,可能與活化蛋白激酶C(PKC),催化受體蛋白磷酸化有關。
(2)可溶性TNFR:TNF結合蛋白(TNF-BP)是TNFR的可溶性形式,有sTNf RⅠ(TNF-BPI)和sTNFRⅡ(TNF-BPⅡ)兩種。一般認為sTNFR具有局限TNF活性,或穩(wěn)定TNF的作用,在細胞因子網絡中有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Seckiner 1988年發(fā)現發(fā)熱患者尿中有TNF抑制物,分子量為33kDa。Olsson 1989年在慢性腎功不全患者血和尿中也發(fā)現有TNF-BP。TNF-BP可與TNF特異結合,抑制TNF活性,如抑制其細胞毒活性和誘導IL-1產生,可促進皮下接種Meth A肉毒的生長,可見于正常妊娠尿中。炎癥、內毒素血癥、腦膜炎雙球菌感染、SLE、HIV感染、腎功不全時以及腫瘤時可升高??扇苄訲NFR可有效地減輕佐劑性關節(jié)炎的病理改變以及敗血癥休克。